西昌600年古村落有了新民宿

2021年07月15日 15:29

古树参天、绿荫环绕、流水潺潺,7月8日,记者来到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这个紧邻邛海边的村落散发着传统民居独有的古朴气息。

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去年以来,当地以村落原貌为核心,通过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等手法,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让古村里沉睡的“老宅”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如今,村民不仅融入当中,更获利其中,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三个邛海渔村的合并

大石板社区位于邛海南岸,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三面环山,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以前,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过去街上旅店、马店、茶馆、商铺一应俱全。

“我从出生就生活在这里,听祖辈们讲,我们家已经至少有六代人在这里生活了。”居民王茂强今年75岁,他说,这里临近邛海,地理优势很好,但在2019年以前,这里的房屋大多都是陈旧破败的土坯房,还有的甚至是危房了,几乎没有游客到来。

和不少西昌邛海周边的村落一样,大石板村的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一边在邛海打渔,一边在周边耕种。历年来,凉山州、西昌市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邛海的保护与发展,从2009年开始启动的邛海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共搬迁环湖村民5万余人,恢复了2万亩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

2019年底,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原西昌市海南乡撤销,设立海南街道办。海南街道办将钟楼村、核桃村、民主村,合并为幅员3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的大石板社区,实现空间扩容、资源集聚。

为何要定名“大石板”?村里的老人们都会讲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条白蛇在邛海兴风作浪,邛海周边房屋和农田都受到损坏,老百姓苦不堪言。这时,来了一位身骑神鹰的道士,他告诉老百姓,山顶的灵鹰寺内有一口大钟,只有用这口大钟方能收服白蛇。可是如何把大钟运送到邛海边呢?聪明的老百姓想了一个办法,他们从山顶到山脚都铺设上了大石板,将大钟从山顶滚到了邛海,收服了白蛇,邛海恢复了风平浪静,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大石板社区老百姓的拆迁安置房,因为民宿的大力发展,老百姓将闲置房屋用来自己开民宿,或者租出去收租金,大大的提高了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腰包也越来越鼓。

“古村里有古树、古树下有院落、院落里有古井……”如今,行走在大石板社区,一砖一瓦,一物一景,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情怀,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周末我就带孩子过来住一晚,既感受乡村气息,也体验农家风情。”游客陈梦丽告诉记者。

古村有了232家民宿、客栈

跟随大石板社区副书记尹俊的步伐,记者来到“大石板古道”。幽幽古道,见证着大石板曾经的辉煌,也见证着如今大石板的巨变。古道旁的古井,当地老百姓称为“双龙泉”,相传是邛海的青龙和白龙所化,双龙泉清冽甘甜,世世代代滋养着大石板的村民。

“我们对面的民宿和露天咖啡馆是大石板的集体经济。”尹俊说,在这里,游客可以选择一处喜爱的民宿住下,路边绽放的野花、脚下的石板路、眼前一间间独具风格的民宿都会唤起身心对“慢生活”的渴望。在露天咖啡馆喝一杯咖啡,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休闲时光。

作为西昌市乡村振兴的新范本,大石板在打造之初就以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风貌为基点,参天大树、土墙青瓦、青石提坎、农家美食,古街集市,始于明代、重建于清代的古老村落大石板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一砖一瓦、一楼一寺,一草一木,经过茶马古道文化浸润的大石板让人恍若置身于古朴的旧时光。大石板古朴的茶马文化和渔家风俗,赋予了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记,行走在古朴的村落之间,可以感受这里新与旧的时光交替。

三年前,陈笑羽不经意间找到大石板古村,曾在沿海工作10年,有些厌倦城市生活的她被这里深深吸引。她租下一栋土坯房,经过加固改造,变成了一个精致的民宿,如今,10个客房基本每天都是客满。

不仅是陈笑羽的民宿,在大石板,“古村落+新民宿”的成功实践已经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古村,盘活了原来的旧民居。目前,这里已有18家民宿是老旧的土坯房改造而成。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古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石板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龙头,引进多家知名民宿品牌,在设计中,融入了大石板独特的土坯房文化、茶马文化,展现乡村振兴风貌,为来往游客提供融入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沉浸式、个性化体验。

游客陈梦丽告诉记者,她7岁以前和爷爷奶奶居住在山区的老屋,走进这个古村,就像走进了许久未归的老屋,很怀旧。

海南街道办主任刘智松说,目前,大石板社区利用改造的土坯房和安置房,建成不同档次民宿、客栈232家,全村415户参与经营,平均每户年收入3万余元,年增长48%,这里成为了西昌民宿、客栈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振兴36计:

宅基地改革激发古村新活力

大石板古村距今有近600年历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和驿站。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目标,依托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盘活古村资源,成为西昌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

改革后的大石板社区,坚持保护古迹古井古文化,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宅、古井、古寺庙等实施保护性修复,实现集体资产增值、集体经济增收;坚持改造老宅老屋老街道,对退出的部分村民房屋,古村原有街道等进行修旧如旧、翻新如旧改造提升,打造精品特色民宿示范区;坚持建设新景新貌新设施,建设村级活动阵地、幼儿园、卫生院以及集市和停车场等公益性基础设施4万多平方米,古香古色的古村迸发活力。

【点评】文旅产业让村民融入当中获利其中

——西昌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腾云

在两项改革中,西昌海南街道将钟楼村、核桃村、民主村,合并为幅员3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的大石板村,实现空间扩容、资源集聚。坚持联农带农,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积极探索流转经营、入股经营、委托经营、自主经营、挂靠经营五种方式,全村1405户积极参与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宅基地和老屋10万平米,沉睡的“老宅”焕发生机。

大石板社区通过组建专业运营公司,打造民宿主导、文旅融合的大石板特色产业,村民融入当中,获利其中,实现年财产性收入30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1300余万元、工资性收入1500余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大石板古村已初步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西昌市乃至凉山州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评论 共有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