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内蒙古日报 2022-02-22 13:51:4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内蒙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规范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共6章36条。所称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规定》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调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赔偿磋商、修复监督管理等工作。
《规定》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为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跨省(区、市)的生态环境损害,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商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自治区内跨盟市的生态环境损害,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管辖;其他生态环境损害,由损害后果发生地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管辖。
《规定》详细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监督管理等。进一步细化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在处置或者办理案件、事项时,应当同时确定是否需要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工作的情形;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应当具备的条件;磋商会议程序;视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不成的情形等。
按照《规定》,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对拟提起索赔的案件线索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可以同时告知相关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经过调查发现需要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报请本部门或机构负责人同意后予以立案。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应当视情形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或简易评估认定。需要启动生态环境修复或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或者参考专家意见,按照“谁损害、谁承担修复责任”的原则,就修复启动时间和期限、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具体问题与赔偿义务人召开磋商会议。案情比较复杂的,在首次磋商前可以组织沟通交流。
《规定》还明确,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监督管理。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收到修复项目主体提交的评估申请后,组织鉴定评估机构等对受损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未通过评估的,修复项目主体应当按照修复要求进行整改,及时申请复查。赔偿义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经司法确认的赔偿协议,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于赔偿义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应当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限制等措施。(李俊伟)
生态环境部通报1月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拉萨最好 焦作最差
农牧业大市用活金融资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情况调查
如何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教育部详解
两部门拟加大力度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党政考察团来蜀山区考察乡村振兴项目
2月25日起:内蒙古即将实施多项农机地方标准
中农机协就7项农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巴基斯坦高官:印度恐将在24至36小时内动武 巴将果断回击
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 农业农村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完成首飞之旅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这是他第二次从太空返回地球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回到地球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