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京报 2025-08-28 16:52:33
8月26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纪念活动期间,从建国门至复兴门布置10组立体花坛,目前10组花坛已在长安街沿线亮相。为配合主题表现,花坛首次应用了谷子、高粱、甘蔗等农作物材料。
主题花坛应用新优品种和乡土植物100余个
据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二级调研员宋学民介绍,此次主题花坛应用新优品种和乡土植物100余个,其中40个新品种首次亮相,成为花园城市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自北京园林绿化科研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莲花池公园等单位培育的万寿菊“美誉”、赛菊芋“炫彩”、莲“千眼观音”等12个新品种,兼具优良的观赏性与适应性,在花坛示范应用。跟踪引进国际最新育种成果,评估筛选出28个耐高温湿热花卉新品种在花坛应用,包括耐热直立型美女樱“坚韧”系列、超长花期抗病大花金鸡菊“小闹钟”系列,重瓣抗病长春花“重磅靓影”系列,以及彩叶草“海纳”等色彩多样的观叶品种。
“乡村振兴”花坛。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此外,金姬小蜡、黄金柳、非洲凌霄、多花紫藤、星花木兰等色彩丰富、株型自然高大的灌木新品种亮相花坛,成为自然山体景观营造的重要植物。
此外,此次施工工艺践行生态节约理念,硬质地面花坛,采用高蓄水性多孔材料灌溉毯——“水立方”用于地面景观植物灌溉,灌溉毯具有优异的吸水、保水性能,能通过底部虹吸方式实现根区灌溉,减少顶部灌溉带来的病害风险,又可以解决花坛地面溢水问题。
“黄河赞歌”花坛用上声效、音乐
为配合主题表现,花坛创新性地首次应用了谷子、高粱、甘蔗等农作物材料。“中流砥柱”花坛使用了谷子,生动还原南泥湾开荒时期的生产场景,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黄河赞歌”花坛,种植了大片的高粱,呼应“河东河北高粱熟了”的景观画面。在“乡村振兴”花坛,不仅有大片的甘蔗,还有新品种辣椒、生菜、番茄等观赏蔬菜,丰富人们的美好生活。
“黄河赞歌”花坛。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为充分展现景观效果,花坛将多种工艺有机融合,其中“黄河赞歌”花坛以“写意国画为基底、真实流水为声效、雾森渲染为衬托”多种工艺融合来描绘壶口瀑布,并配合黄河大合唱音乐表达黄河的壮丽气势,增强感观体验,更有效地引起游客共鸣。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